酷热的天气已经成为过去式,天气逐渐变得凉爽,正是教研的好时候,为了进一步发挥历史组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,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,提高教学课堂质量,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二天,历史组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如期开展。
此次同课异构的主题是《中外历史纲要上》第七课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》。
刘振宇老师以钱穆对制度流变的观点为导入,将本课分成三个主题:第一章、选官制度;第二章、中央官制;第三章、赋税制度。在课堂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,整个课堂重难点突出,注重情景创设,让学生在制度变化当中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发展。
袁志胜老师在教材处理上同样把本课分成三部分:一、选官制度之变;二、中枢制度之变;三、赋税制度之变。在讲授过程中将关注点聚焦在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上,并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,同时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,整个课堂氛围活泼,轻松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
在两位老师授课结束之后,历史组成员来到集体备课室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评价。整体上两位老师都完成了授课的目标,各具特色。
何劲松副校长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一节课的讲授提出了以下建议。一、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都要有其用处。二、在备课环节就要确定教学的价值立意,并在课堂讲授中渗透进去。三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。四、学会引导学生,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。五、注重对核心概念的解读。
组内同课异构可以展示不同教师的风采和特色,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促进作用,更好的助力历史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