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校园资讯 > 校园新闻

教学教研 | 深耕教研 同课异构——记历史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

撰稿:刘振宇 校对:李塞飞 初审:贺泽新 终审:何劲松 发布时间:2024-10-10 19:25:00 浏览:506 次 【字体大小:

酷热的天气已经成为过去式,天气逐渐变得凉爽,正是教研的好时候,为了进一步发挥历史组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,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,提高教学课堂质量,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二天,历史组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如期开展。

 

此次同课异构的主题是《中外历史纲要上》第七课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》。

 

刘振宇老师以钱穆对制度流变的观点为导入,将本课分成三个主题:第一章、选官制度;第二章、中央官制;第三章、赋税制度。在课堂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,整个课堂重难点突出,注重情景创设,让学生在制度变化当中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发展。

 

图一.jpg

 

袁志胜老师在教材处理上同样把本课分成三部分:一、选官制度之变;二、中枢制度之变;三、赋税制度之变。在讲授过程中将关注点聚焦在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上,并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,同时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,整个课堂氛围活泼,轻松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

 

图二.jpg

 

在两位老师授课结束之后,历史组成员来到集体备课室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评价。整体上两位老师都完成了授课的目标,各具特色。

 

何劲松副校长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一节课的讲授提出了以下建议。一、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都要有其用处。二、在备课环节就要确定教学的价值立意,并在课堂讲授中渗透进去。三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。四、学会引导学生,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。五、注重对核心概念的解读。

图三.jpg

 

组内同课异构可以展示不同教师的风采和特色,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促进作用,更好的助力历史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